當前,公司爭創第十九屆“全國質量獎”工作已進入最后的 沖刺階段,為了做好迎審前的各項準備工作,3月14日,公司舉辦卓越績效“讀書會”,重溫體系評價準則,為公司爭創“全國質量獎”做好充足準備工作。
黨委書記、董事長田明生,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韓效義,紀委書記王際清,公司各單位部門負責人參加讀書會。
會上,企業管理部負責人簡要匯報了《包頭鋁業迎接第十九屆全國質量獎現場審核工作方案》,安排布置了現場評審準備工作。
在公司領導的帶領下,參會各單位部門每人依序讀一條《卓越績效評價準則》條款,并對所讀條款進行解讀。大家踴躍發言、互相啟發,逐條逐句地對《卓越績效評價準則》具體內容剖析解讀,重新鞏固和加深對準則條款及實施指南的
理解認識。
學習會上,田明生董事長就進一步深入理解和掌握評價準則提出三點要求。一是統一認識。各單位部門負責人一定要清楚認識卓越績效模式是提升包鋁組織管理最有效的路線圖。該模式具有系統性、科學性、實用性、可行性、標準化的特點,一定要真信、真學、真懂、真用。二是認真思考和應用。評價準則告訴方向,實施指南啟發如何去做。要結合各自生產經營實際情況認真思考運用。用好卓越績效模式有三步法:第一步明白意思,也就是要明白卓越績效評價準則說的什么意思,實施指南說的什么意思;第二步做出動作,也就是明白了意思后,就要在管理中做自己要做的事;第三步評估符合程度,也就是說做出的東西符合不符合評價準則的要求,不能背離準則的要求。三是企業管理部要認真研讀準則和指南,設計好、重構、搭建好、運用好本部門負責的體系。牽頭部門的一把手要親自去設計、去重構、去搭建、去運用,避免“兩張皮”和形式主義。
據了解,《卓越績效評價準則》是在借鑒國內外卓越績效管理的經驗和做法的基礎上,結合我國企業經營管理的實踐,從領導、戰略、顧客與市場、資源、過程管理、測量、分析與改進、結果等七個方面,規定了組織卓越績效的評價要求,為組織追求卓越提供了自我評價的準則。(烏蘭布赫)